电商人转战实体店能否逆袭
2025-05-22 11:12:37? ?来源: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在网络平台能解决大部分消费需求的时代,眼下有一群原本的“电商人”,放弃网店攒了十几年的评级、客户,转而租铺面,做实体。据媒体调查,特别是在2024年“6·18”电商大促结束后,很多中小体量的商家开始考虑回到线下开实体店。 水养鱼,鱼养水。有人奔赴大海撒网,有人蹲坐在小河边垂钓,都不足为奇。然而,当海钓起家的电商到街头巷尾安营扎寨、打窝下竿,就让人觉得奇怪了:不是互联网的海洋里更容易打到大鱼吗?难道实体店又迎来新风口? 其实,无论哪种业态,人始终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。那些再次捕捉到实体店机遇的“逆行者”,基本上来自成熟的电商群体。拿当初凭借“人、货、场”就玩转实体店的那代人来说,他们大多是互联网的“原住民”,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一代人。 简而言之,互联网思维是人们立足于互联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。譬如,过去人们开实体店起早贪黑、不敢早早打烊,生怕错过一单找上门的生意。现在开实体店,离不开社交媒体,不必在线下守店。通常来讲,顾客在线看到产品和商家,再去实体店试货。一言以概之,以往“人找货”,现在“货找人”。路边“上线”的实体店,早已今非昔比。 归纳起来,互联网思维至少包含两个要素。其一,用户思维,以用户为中心。商家必须顺应用户的思路与习惯,跨主题、跨媒体、跨平台与用户邂逅,成为“解决方案专家”。譬如,以“微胖梨形”为引流标签,服装店抓住女性“胳膊太粗”“大腿太粗”的痛点,帮助顾客告别“尺码焦虑”。其二,“留量”思维,能变流量为“留量”。流量不是源源不断的,使获取的流量保持活跃至关重要。因为,这关系到用户能否持续地进行价值输出。只有以用户体验为导向,提供情绪价值,重视与顾客的互动,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,路边小店才能持续获客。譬如,把娱乐、策展、潮玩汇集起来,实现“业态混搭”,让参与者在其中交流分享,带动群体消费。 可见,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思维。基于个性化、多元化的需求,在创新中精准回应细分需求,小众消费的实体店也能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。 (杨博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